“湖光秋月两相和,潭面无风镜未磨。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。”这可以说是刘禹锡在《望洞庭》里对蛳螺的描写。
当春风拂遍过无锡的每①个角落,与大地一起苏醒的,还有我们的味蕾。清明前,河岸淤泥里头,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,却藏着诱人的美食。
“清明螺,赛过鹅”,春天,休眠中醒来的蛳螺从泥土中爬了起来,记得以前母亲总是拿着一个很长的竹竿,前头装着一口网,去大河里面叉螺蛳,每次可以带回来小半桶。给那时并不丰富的餐桌增加一道美味。
拿回家的蛳螺,置于清水中放上几小时,倒上一点油,这样蛳螺也会更干净。然后用专用的剪子,把蛳螺尖尖的尾部剪掉。剪掉尾部以后再做清洗,可以下锅了。
葱、蒜、姜、辣椒准备好。
热油,放姜片、辣椒段炝锅。放葱白、蒜。出蒜香味放蛳螺入锅翻炒。时间大约一分多钟,加黄酒加盖,再放生抽,加小碗水煮开后转小火焖2到3分钟。
等到蛳螺盖板掉出来,蛳螺就熟了。或者就是尝一下,可以轻松嘬出来就可以了。然后转大火,放少许糖 ,葱花,翻炒收汁就可以出锅了。
遇到嘬不上来的,就只能找牙签和发卡来帮忙了,蛳螺的肉只吃上面一段,下面的肠子什么就不吃了。
我们无锡还有一种做法就是蛳螺肉炒韭菜,也很鲜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