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这一生,
吃不了自律的苦,就要受平庸的罪。
作者:洞见July
1506年,王阳明惨遭奸臣陷害,仕途一落千丈,彼时他前途未卜,心中只剩迷茫。
三年后,他已年近四十,终在弥日累夜的思考中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处世哲学。
此后,他致力于传道授业,并提出:“心即理,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”
在他看来,人活于世,烦恼苦闷皆由心生,修心即是修行。
到了一定年纪,烦闷会随着年龄增长,要学会把精力留给自己。
向外修德行,向内修己心,将自己修炼成更好的模样。
1
向外修
王阳明说:“以言语谤人,其谤浅。”
与人相交,若只会用言语诋毁他人,只会暴露自己肤浅粗俗的本质。
管不好自己的嘴巴,因果轮回,最终会伤害自身。
纪晓岚在《阅微草堂笔记》中,记载了这样一个秀才。
他外号名叫“赛商鞅”,天性刻薄,喜欢吹毛求疵,处处挑人毛病。
翰林院教书先生去世后,他的门生自发为他置办棺材,安抚家人,把先生的身后事办得妥妥帖帖。
赛商鞅知道后,出口讽刺道:
“世间根本没有不求回报的好人,他们不过是想获得一个好名声,为升官铺路罢了。”
还有一次,一个穷人的母亲在路上去世了,他在路边跪求施舍好安葬母亲,大家心有不忍,纷纷掏钱救助。
赛商鞅一看,不屑地说道:
“这个尸体未必是他母亲,说不定是他在借尸敛财呢!哼,骗得了你们,可骗不了我。”
久而久之,赛商鞅的刻薄远近闻名,也没人愿意聘请他去家里教书了。
最终,赛商鞅生活困苦,凄惨孤独地死去了。
曾国藩说:“薄福者必刻薄,刻薄则福益薄矣。”
人生在世,说话做事过于刻薄,只会折损自己的福气。
言有所止,语有所戒,留三分余地给别人,未来的路才能越走越宽。
《周易》中说: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何为厚德?
就是事事替他人着想,时时为对方谋利。
厚德之人,积德虽不能立显,但日久天长,必定会后福绵延。
明朝正德年间,王阳明因得罪权贵,外派到江西庐陵。
当时,庐陵政务荒废,灾害频发,再加上盗贼蜂起,朝廷换了几任官员都无法治理。
王阳明一到任,就发现此地治安很差。
一些百姓拿起锄头耕地,放下锄头就抢劫,令王阳明十分头疼。
为尽快治理匪患,他一方面下令出兵剿匪,断其后路。
另一方面,他还下令:但凡投降者不仅不伤性命,反而安排工作,让其衣食有着落。
王阳明宽厚的政策,逐渐感化了当地百姓,最终受到了众人的爱戴。
正如王阳明在《象祠记》中说:“君子之修德,及其至也,虽若象之不仁,而犹可以化之也。”
当君子把德行修到极致,哪怕对方跟动物一般凶残,依旧可以感化他。
厚德之人,必有容人之量,哪怕境遇艰难,仍能怀有仁厚之心。
一念善心起,万般福报来,修好自己的德行,好运自会随之而来。
《传习录》中有这样一段对话:
弟子陈九川说:“平日里感觉自己心境平和,但一遇到事就容易慌乱,这是为何呢?”
王阳明说:“人须在事上磨,做功夫,乃有益,遇事便乱,终无长进。”
人这一生,听一万句道理,都不如在一件事上磨炼。
磨去浮躁的秉性,沉淀平和的内心,做事不急不躁,方能功到自然成。
王阳明少年立志,想要为国报效,读书学习很是勤奋刻苦。
他21岁时通过乡试,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,却在22岁时会试失利。
他潜心静气,继续深造,在25岁时重回考场,依然以失败告终。
周围人对此议论纷纷,但王阳明只是平静地说:世皆以不第为耻,我以不第动心为耻。
得益于这样沉稳的内心,他再次苦心备考,终于在28岁时进士及第,从此步入仕途。
《菜根谭》中有句名言:“性躁心粗者,一事无成;心和气平者,百福自集。”
人生在世,我们总是被繁杂琐事所困扰,性情自然容易急躁。
真正的智者,能够摒除内心杂念,沉下心来,追逐那一份难得的宁静。
当你能耐得住寂寞,受得住磨炼,才能洗尽铅华,修炼成更强大的自己。
2
向内求
王阳明曾说:“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;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。”
遇事若只会指责别人,就看不到自己的错处;
只有学会时常反思,看到自己的不足,才能不断修正自己,变得谦逊而宽容。
唐太宗刚上任时,心高气傲,听不进任何反驳自己的话语。
有一天,魏征直言进谏,与唐太宗发生了激烈的争吵。
太宗想走,魏征不让,坚持要说完自己的谏言。
唐太宗憋着一肚子火,回去就和皇后说:“终有一日,我必取魏征性命!”
没想到皇后一脸正色说道:“自古明臣伴明君,魏征这样正直,不正好说明了您的英明吗?”
唐太宗听完如梦初醒,自此后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,最终迎来了贞观之治的盛景。
高尔基曾言:“反省是一面晶莹清澈的镜子,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。”
真正优秀的人,并不是不会犯错,而是能透过现象,看到自己的不足,优化自己的行为。
遇事不责于人,多找自己的短处。躬身自省,才能让自己更加沉稳。
王阳明有个弟子曾饱受焦虑之苦,他去找老师求教,结果只得到一句戒言:
人须有为己之心,方能克己。能克己,方能成己。
人这一生,就是不断与自己博弈的过程。
只有先深刻地了解自己,生出自律之心,才能克制自己,得到想要的结果。
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,读书刻苦。
少时在私塾读书,他就随身携带一个小本,经常翻看。
教书先生以为是孩童玩物,后来发现是徐溥自己手抄的儒家经典语录,自此对他很是赞赏。
为了克己慎行,徐溥还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,善言时储黄豆,恶言时储黑豆。
在他近乎苛刻的自我约束下,瓶中黄豆越来越多,黑豆则越发微不足道了。
凭借着这种超乎常人的自律精神,徐溥不断地提升自己,最终成为一代名臣。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说:“所谓自律,就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,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。”
人这一生,吃不了自律的苦,就要受平庸的罪。
想要变好,就得不停地突破自己的局限,走出舒适圈。
积跬步以至千里,积小流以成江海。再微小的坚持,都能产生巨大的改变。
当你习惯了自律,你就会发现,其实命运,早已握在了自己的手中。
王阳明当年得罪权贵,被贬贵州
一路上他饱受颠沛之苦,还要时刻躲避仇家追杀,心情十分烦躁。
他历九死一生到了贵州,又发现当地环境堪忧,随行的家仆更是不堪承受,身体频繁生病。
王阳明几近崩溃,但他明白,自己作为领袖,绝不能先于众人倒下。
于是他振奋精神,化沮丧为动力,积极地面对苦难的生活。
为了照顾生病的家仆,王阳明亲自煮粥做饭,还变着花样给他们弹琴唱歌;
了解到当地文化落后,还耐心地开化当地居民,教他们垦地种粮。
在他日复一日的自我治愈中,艰苦的日子也变得趣味十足。
后来,他在《传习录》中回忆起那段时光:“目见荒荒,心向明日张。”
虽然眼下境遇荒凉无奈,但只要心中有希望,日子就会越过越明朗。
木心曾说: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。
在人生这趟苦旅中,每个人都要在属于自己的风浪中勉力前行。
不同的是,弱者自顾自怜,听天由命;强者坦然接纳,自我治愈。
当你强大到能够对抗任何苦难,这世上就没有治不好的伤。
▽
王阳明一生修行,磊落豁达。
在生命的终点,他只交代了一句话: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!”
于内,他注重心境,无论何时都能专注自身;
于外,他养性修身,面对何事都能以德服人。
他奉行“反观自身,内外兼修,则行有所得”,相信只要修好自身,想要的都能得到。
人生一程,修行一世。
若要成就更好的自己,就需摒弃外在浮华,忠于自己的内心。